食品招商网: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此前发布通知称,根据《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和阳澄湖大闸蟹实际生长情况,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时间定于9月17日。其会长杨维龙此前更是表示,17日前上市的大闸蟹都是“山寨”蟹。
然而,“阳澄湖”却并非全是“一家人”,光是“有权”定下开捕日期的就有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和巴城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两家,行业协会“暗战”不可避免。昆山市巴城阳澄湖蟹业协会负责人高惠平就此表示,协会并没有统一规定旗下企业的大闸蟹上市时间,“现在确实已有蟹农提前开卖了,现在上市的蟹不一定就是山寨的”。
除此之外,更有业内人士称,阳澄湖大闸蟹“10个里面9个假”“洗澡蟹”“塘蟹”屡见不鲜,令消费者对阳澄湖品牌产生疑惑。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本应涉及多个环节的多头监管对象,反而成为实际监管的“盲区”,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阳澄湖”更是一个典型案例。连开捕时间也无法做到统一的两家行业协会,能否在水产品溯源体制和市场诚信体制的建设中,真正做到“有劲一处使”,是非常令人怀疑的。
要真正总结大闸蟹市场的乱象,不仅要将多头管理变为统一管理,提升监管力度,还应从产地溯源体制和市场诚信体制建设着手,加强对大闸蟹市场体系的管理。在市场销售环节,还应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开展定期检查,并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诚信经营企业名单,对有失信行为的企业进行通报和曝光。
“集贸市场中如果有人销售阳澄湖大闸蟹,一定是假的,工商部门将立即进行查处。”随着各地闸蟹陆续开卖,本市一些集贸市场商户纷纷挂出阳澄湖大闸蟹等标牌。昨天从丰台工商部门证实,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宣布,今年不在各地农贸市场销售闸蟹。工商部门还要求,不能提供产品合法来源的闸蟹,一律禁止进入市场销售。
昨天下午,京深海鲜市场内车水马龙,购销两旺。工商人员对市场内的闸蟹摊位进行了逐个检查。工商人员告诉我们,闸蟹即将进入交易高峰,根据以往监管经验,商户在经营闸蟹时经常会出现“进货来源不清”,虚假宣传等问题,为此,工商人员昨起已在市场内设立了驻场办公室,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
“市场将为闸蟹商户统一划定专营区,公示场内闸蟹的品种、产地信息。”工商人员介绍,闸蟹进入市场前,必须提供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和产地证明文件,必须按批次提供闸蟹的质量合格证明。之后,由市场核发准入证,准许进场经营。不能提供质量合格证明的,工商人员将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由商户对产品进行抽样送检,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场销售。
昨天,丰台工商人员要求,京深海鲜市场等经营闸蟹的商户,每个摊位前统一悬挂公示水牌,公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准入证,公示产品名称、产地、价格,不得冒用他人注册商标。此外,丰台区市场内禁止销售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旗号的“冒名”闸蟹,消费者如果发现有商户在集贸市场内经营阳澄湖大闸蟹,可以进行举报,工商人员将立即对其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