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安井食品的烤肠业务在2023财年的销售额约为8000万,而到zui近的2024财年,其销售额预计可达3-4个亿。一年时间,销售额涨了三倍。
01、四大绝招卖烤肠安井食品玩得溜
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低温肉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在2017至2020年期间,其规模从2907亿元一路攀升至43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35%之高,并且按照这一发展趋势预计,到2027年,低温肉制品市场规模有望飙升至7086.4亿元。
在消费降级与品质升级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中国烤肠市场宛如一个热闹非凡的大舞台,肉类巨头、速冻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新锐品牌等,都在这个赛道上各显神通,争得难解难分。
像双汇、安井、皇家小虎等知名企业,在产品方面,围绕肉含量你追我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在渠道拓展上,更是全力争抢各个消费场景,上演着激烈的“全场景争夺战”;而在供应链环节,则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垂直整合马拉松”,力求筑牢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强敌环伺、对手云集的烤肠赛道里,安井食品却脱颖而出,实现了一年内烤肠销量增长三倍的亮眼成绩,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独门秘籍呢?
1、烤肠搭赠烤肠机策略
安井食品使出的这一招可谓是巧妙又实用,那就是买烤肠送烤肠机。时常能看到身着安井食品标志性绿色工服的经销商,对着镜头满脸热情地吆喝着:“买20件送烤肠机、只送不卖”。
这一策略极具吸引力,成功吸引了众多经销商的目光,也顺利撬动了小 B 端市场,为产品的铺货和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
2、口味与包装升级举措
安井食品在烤肠的口味研发上持续发力,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像原味的醇厚、小龙虾味的鲜香、辣条味的独特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
同时,在包装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推出了3.5kg的大包装,精准契合B端客户的批量采购和使用需求;而700g和500g的包装则充分考虑到了B端与C端兼顾的特点,方便不同销售场景的售卖。
3、聚焦大单品的策略运用
安井食品明确聚焦大单品,将重点资源投入到锁鲜装和烤肠的推广上,同时适当收缩传统产品的营销费用支出。通过这样的聚焦打法,使得烤肠成功成为了公司旗下的明星产品。
4、拓展消费场景的布局
安井食品在地推方面本就颇有建树,而在消费场景的拓展上更是不遗余力。它先是抓住暑期旺季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旅游景点等场所,投放烤肠机、设置太阳伞,营造出良好的售卖氛围。
此外,还紧紧抓住夜经济的发展机遇,面向全国大力收编改造或者投放
“安井烤肠”地摊车,重点覆盖夜市、步行街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周边等消费终端,全方位地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覆盖面。
02、千亿烤肠市场,三大派系竞争激烈
在我国,烤肠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未来究竟还存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呢?不妨参照日本的情况来一探究竟。
日本的烤肠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头部企业米久食品在21财年其火腿及香肠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21.20%,并且近年来,该企业火腿及香肠的营收规模一直稳定维持在大约90亿元的水平(米久海外营收占比为
14.80%),由此推算,日本整个火腿及香肠行业的规模大约在360亿元左右。
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 1/11,再综合考虑到国内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难看出,我国烤肠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较为可观的。
当下,我国的烤肠市场按照企业的不同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三大派系。
首先是第一类,老牌肉企和肠企
像双汇、御冠、源香、御味香、齐汇、得利斯、郯润、喜旺、其亮食品、铁骑力士优食谷、金锣、众品、大红德邻、龙大美食等都属于这一阵营。
它们要么凭借在上游原材料以及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在成本控制和产品供应稳定性上占据主动;要么专注于烤肠这一赛道多年,持续精耕细作,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实力。
就拿双汇来说,其烤肠品类极为丰富,涵盖了王中王、马可波罗、Q 趣、劲道、火炫风、史蜜斯等诸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
不过,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速食肠在方便速食类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为 34.87%,且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为-1.48%。到了
2024年上半年,该类型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窄至33.51%,而双汇发展的市场份额也从2023年的 57.6%下滑至 2024
年上半年的56.81%。
其次是第二类,综合型速冻食品企业
其中以安井、鸿津、海欣、三全、思念、海霸王、升隆、达濠李记等为代表。
这类品牌大多以速冻食品销售作为主业,在近几年加快了对烤肠市场布局的步伐。它们依靠自身已经构建起来的成熟销售渠道以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能够较为迅速地在烤肠市场打开局面,分得一杯羹。
zui后是第三类,新消费品牌
像皇家小虎、东方甄选、本味鲜物、锋味派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些品牌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线上渠道以及 C 端家庭市场,是近年来在烤肠领域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
以东方甄选为例,其烤肠自开售以来,短短2年时间,全网销售量就突破了2亿根,并且在抖音商城一举包揽了爆款榜、好评榜以及人气榜这三大榜单的榜首之位,成绩斐然。
而皇家小虎更是表现出众,其烤肠产品连续三年在全国的销量位列第一,2024 年全渠道终端零售额突破了 20 亿元。
03、烤肠30年蜕变,从接头小吃到多元餐桌美食
烤肠并非中国本土产物,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省屏东县县长张丰绪从日本引入现代化肉制品加工技术,创立台畜公司,速冻烤肠由此在中国崭露头角。
90年代,台湾烤肠企业在东南沿海投资建厂,烤肠成为风靡一时的街头小吃。
然而,早期烤肠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效应难以凸显,商家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原料和大量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烤肠被贴上 “不健康”“不卫生”
的标签,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为摆脱困境,烤肠行业开启品质升级之路,进入2.0 时代。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温肉制品市场迅速崛起。2015年,御冠食品推出主打“纯肉”的火山石烤肠,率先提高烤肠含肉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额大幅增长。
此后,众多品牌纷纷跟进,在提高含肉量的同时,减少添加剂使用。这一系列举措使烤肠成功摘掉“不健康”的帽子,逐步走进家庭餐桌。
如今,烤肠行业已步入3.0 时代,深耕消费场景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早餐成为烤肠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为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早餐的需求,企业不断创新。
如日本米久推出的微波冷冻烤肠,无需解冻、拆袋,加热时间大幅缩短,还解决了微波炉加热使食物变干的问题。
在休闲场景方面,消费者追求便捷、小型化和创意口味。
尊乐推出的小烤肠系列,包含蜜汁味、车达芝士味等创新口味;每天粒量的榴莲香肠,将榴莲与烤肠结合,带来独特口感;皇家小虎的
“一口爆汁肠”,以迷你造型和爆汁口感受到消费者喜爱,抖音销量超过30万件。
展望未来,烤肠行业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烤肠可能会朝着功能性和菜肴化方向发展。比如,添加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同时,借鉴美国预制烤肠餐的经验,更多中式香肠预制菜肴产品获奖出现,进一步拓展食用场景。
在我们看来,当烤肠从街头小吃变身资本宠儿,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力比拼,升级为涵盖研发、生产、渠道、品牌的系统性较量。
御冠、双汇、源香等老牌企业已经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的赛道中,安井的逆袭再一次揭示了商业本质:没有夕阳产业,只有躺平的企业。也许下次你在路边咬下那根烤肠时,咀嚼的可能就是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的狂野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