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Bud】全球zui大的比萨连锁品牌——达美乐日前发布了2024财年业绩报告。整体来看,公司延续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收入、利润、现金流以及门店扩张均呈现积极表现,彰显其商业模式和战略布局的长期有效性。
2024财年,达美乐实现总营收47.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9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5.1%。具体来看,供应链收入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达到28.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同比增长4.8%。同时,美国加盟特许费收入为6.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同比增长5.5%,国际加盟特许费收入达到3.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2.8%。
此外,美国直营门店收入实现3.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同比增长4.7%,加盟店广告收入也达到5.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同比增长7.8%。
公司收入的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同店销售的提升、新增门店的扩张,以及供应链板块的强劲表现。
本财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8.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7.3%;净利润则进一步提升至5.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长12.5%。每股收益表现也十分亮眼,基本每股收益为16.83美元(约人民币121元),同比增长13.7%;稀释每股收益16.69美元(约人民币120元),同比增长13.8%,显示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公司2023年8月宣布,由于俄罗斯市场主要加盟商破产,已将该市场门店从全球门店数中剔除。不过,公司表示,俄罗斯市场的退出对整体收入和利润影响微乎其微,自2022年2月以来,该市场未再产生收入,因此未对公司的整体财务表现造成实质影响。
一、全球门店持续稳健扩张,国际市场成主要驱动力
达美乐在2024年持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全年全球净新增门店775家。截至2024年末,达美乐全球门店总数已达到21366家,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美国市场门店增长稳定,加盟模式优势突出
截至2024年末,美国市场的门店总数达到7,014家,其中加盟店6,722家,直营门店292家。全年美国市场净新增门店160家,这表明美国本土市场依然具备稳定增长空间。
美国加盟体系的门店占比高达约96%,反映了达美乐成熟的加盟模式对投资者的持续吸引力。美国市场加盟门店共由751名独立加盟商运营,平均每位加盟商经营约9家门店。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市场中,有22家加盟商运营超过50家门店,其中规模zui大的加盟商运营158家门店,凸显了达美乐品牌在加盟商体系内的强大吸引力和良好的规模经济效应。
2、国际市场加速拓展,亚太地区引领全球扩张步伐
相比美国市场的平稳发展,国际市场2024年实现更为快速的扩张,全年净增615家门店,至年末达到14,352家,占全球门店总数的67%以上。国际市场持续成为达美乐全球布局的核心驱动力。
从具体区域看,达美乐门店zui多的十大国际市场分别为:
排名市场名称门店数量(截至2024年末)
1印度2136
2英国1299
3中国(含港澳市场)1011
4墨西哥961
5日本943
6澳大利亚742
7土耳其728
8加拿大620
9韩国484
10法国462
这些核心市场门店总数约占国际市场总量的65%,凸显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在达美乐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印度市场,以2,136家门店稳居国际市场第一,成为达美乐海外扩张的典范市场;英国、中国(含港澳)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均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的规模,也成为达美乐国际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柱。
3、门店设计标准化,强化顾客体验与效率提升
达美乐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统一的门店设计标准,大部分新开门店都采用“披萨剧院”(Pizza
Theater)的门店设计风格,突出开放式厨房和便捷取餐体验。该模式的推广,增强了门店与顾客的互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运营效率。
大部分门店专注于外卖(Delivery)和到店自取(Carryout)两种服务模式,尽量减少了堂食(Dine-in)设施,从而降低了门店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了门店整体盈利能力。
4、俄罗斯市场退出未显著影响整体扩张节奏
尽管2023年8月公司在俄罗斯市场的主要加盟商宣布破产,导致该市场门店从统计中移除,但该事件对达美乐整体全球扩张节奏影响有限。2024财年全球门店依然实现了775家的稳健增长,显示了达美乐全球战略布局的强劲韧性和多元市场的稳定性。
二、从Uber Eats独家试水,到2025年多平台协同
2024年标志着达美乐首次正式进军第三方外卖平台领域,其与Uber Eats的独家合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4年底,Uber
Eats贡献了美国市场约3%的销售额,其中第四季度占比为2.7%。这一合作不仅验证了第三方平台的销售潜力,也为公司积累了关键经验,包括精准营销策略的优化与技术对接效率的提升,为后续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面向2025年,达美乐计划突破单一合作模式,在与Uber
Eats延长独家协议至5月后,逐步引入更多外卖平台合作伙伴。公司将于上半年进行小范围试点,下半年全面扩展合作规模,预计此举将显著拉动销售增量。长期战略中,达美乐明确将外卖平台渠道定位为10亿美元级增量市场,尽管管理层强调需平衡可持续增长与加盟商盈利性,可能略微延后目标达成时间表,但对这一路径的实现信心坚定。
未来,达美乐将统一整合自营外卖与第三方平台业务,将其视为整体外卖生态进行管理。管理层建议投资者从2025年下半年起,以整合视角评估外卖业务表现,而非孤立分析单一渠道。这一调整与2025年3%的美国同店销售增长目标紧密关联,外卖平台的扩展被定位为下半年增长提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凸显其战略优先级与资源协同价值。
1、当前外卖平台合作进展(2024年):
达美乐从2024年首次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合作伙伴为Uber Eats。
截至2024年底,通过Uber Eats平台实现的外卖销售占美国市场总销售额的3%左右。
第四季度,Uber Eats平台销售额占比为2.7%。
2、2025年外卖平台合作计划:
达美乐与Uber Eats的独家合作协议延长至2025年5月1日。
2025年,公司将开始与更多外卖平台合作,目前已在与其他外卖平台进行积极谈判。
2025年上半年,公司将在少数门店内进行新平台合作测试,并计划于下半年大规模扩展至更多平台,预计外卖渠道将带来明显的销售增量。
3、长期外卖平台战略目标:
达美乐明确提出,外卖平台渠道具备长期10亿美元的额外增量销售潜力。
公司管理层表示对此目标的实现持高度信心,但由于更加注重增量销售的可持续性和加盟商盈利能力,这一目标可能会稍微延后实现。
4、与Uber Eats合作中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与Uber Eats一年多的合作,公司积累了重要经验:
精准营销策略优化:
达美乐学习如何利用外卖平台精准营销,实现可持续的增量销售,而非单纯追求快速提升销量。
技术整合与对接效率提升:
与Uber Eats合作时经历了初始技术对接的磨合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管理层表示未来与其他外卖平台技术整合的速度将明显加快。
5、外卖渠道的未来定位与财报中的呈现方式:
未来公司在报告和运营中将把外卖业务统一整合考虑,即将自营外卖渠道(1P)与第三方外卖平台渠道(3P)统一看作一个整体外卖业务进行管理。
管理层建议投资者特别是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以整体外卖业务的角度进行评估和分析,而非仅关注单一渠道的表现。
6、外卖平台对2025年同店销售目标的贡献:
公司2025年美国市场的同店销售增长目标为3%,这一目标明确包含了下半年外卖平台渠道扩展带来的销售增量贡献。
达美乐强调外卖平台的扩张是支撑2025年下半年增长明显提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达美乐于2024年开始与Uber
Eats展开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外卖平台渠道已贡献了约3%的销售额。展望2025年,公司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外卖平台合作,以实现长期10亿美元增量销售的战略目标。同时,公司强调外卖业务将更加注重盈利性和可持续增长,通过精准营销和高效技术对接,确保加盟商的长期利益和渠道增长空间。
三、日本关店200家,中印年增500+店成增长双引擎
在达美乐的全球化版图中,战略调整与新兴市场的双轨发展正重塑其国际业务格局。2025年,澳大利亚主加盟商DPE计划关闭日本等市场超200家低效门店,这一短期阵痛虽将拖累国际增速,却为长期盈利质量铺平道路。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市场展现出强劲引擎效应:中国以年增超300家门店的速度领跑全球扩张,印度则通过取消外卖费等创新策略激活消费潜力,两国持续高增长对冲了成熟市场的结构性收缩。这一"破旧立新"的节奏,折射出达美乐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增长极的战略智慧。
面对国际市场的动态平衡挑战,达美乐正以多元化策略构建增长韧性。2025年DPE的战略关店虽带来阶段性压力,但中国市场的爆发式拓店与印度运营模式的创新突破,为国际业务注入确定性动能。更深层的变革在于战略框架的升级——从锚定CPI的价格竞争力、深化外卖平台协同,到拓展堂食自提业务,达美乐通过"价值三角"策略重塑全球门店经济模型。随着单店盈利改善与新兴市场势能释放,2026年国际增速的反弹预期正逐步夯实,彰显企业驾驭周期波动的战略定力。
1、澳大利亚主加盟商(DPE)的关店情况:
达美乐在国际市场上zui大的加盟商之一为澳大利亚的Domino's Pizza Enterprises
(DPE),该加盟商主要负责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欧洲部分市场的运营。
2025年计划关闭约200家门店:
DPE新任CEO正实施战略调整,计划在2025年内关闭超过200家业绩不佳的门店。
这些门店关闭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目的是清理表现不佳的门店组合,以改善整体盈利能力。
影响时间与后续恢复:
管理层预计DPE门店关闭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2025年。
到2025年底,这些关店将完成,对业绩的负面影响预计在2026年基本结束,国际门店增长可望于2026年重新加速。
DPE未来扩张策略的转变:
DPE计划在未来门店扩张中更加谨慎,将重点放在能够实现长期盈利增长的地区和门店上,不再盲目追求门店数量。
2、中国和印度市场为核心增长动力:
尽管DPE的关店短期内对国际业务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达美乐国际市场整体增长依然表现稳健,其中zui主要的增长驱动力来自中国和印度两个核心市场:
中国市场:2024年新增门店数量达到240家。预计2025年门店扩张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新增门店目标设定为300至350家,持续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印度市场:印度市场的门店扩张与盈利能力继续保持高水准表现,市场表现积极。印度加盟商Jubilant
FoodWorks在2024年第四季度通过取消外卖费,大幅提升了外卖业务的销售额,实现了销售增长。
3、其他国际市场门店经济状况改善:
除DPE以外,国际其他市场的门店经济(单店盈利和投资回报周期)在2024年都有所改善,这将为未来门店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管理层强调,门店经济状况改善是未来门店增长的前置指标,未来几年国际市场整体健康状况预期积极。
4、国际市场2025-2026年增长预期:
鉴于DPE门店关闭影响,达美乐预期2025年国际市场整体表现会较温和:
国际市场2025年同店销售增长目标设定为1%-2%,低于长期预期的3%以上。
预计2026年国际市场将重新回归正常增长水平。
管理层特别强调,中国和印度市场持续的健康增长将是国际市场长期恢复的主要推动力量。
5、国际市场增长战略的三大重点:
管理层在会议中强调了推动国际市场长期增长的三项关键策略:
价格竞争力(Value Pricing):
确保产品定价水平维持在通货膨胀(CPI)水平或以下,以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与外卖平台的合作(Aggregator Expansion):
国际市场积极与外卖平台合作(如英国和加拿大与Uber合作),提高外卖销售额和品牌曝光率。
业务模式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beyond Delivery):
在继续推进外卖业务的同时,国际市场更积极地拓展堂食与自提业务,如墨西哥市场通过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推动了堂食业务增长。
四、机器替代+数据赋能:达美乐技术矩阵打造效率护城河
在餐饮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中,达美乐正以技术革命重塑披萨赛道的效率标杆。从全自动饼底塑形机器的大规模落地到智能运营系统Dom.OS的深度迭代,这家披萨巨头通过“机器替代人力”与“数据驱动流程”的双重革新,将门店效率提升至新高度——1600台DJ机器覆盖全美四分之一门店,使新员工培训周期从25个班次压缩至2次;Dom.OS系统两年内累计缩短配送时长2分钟,相当于每年节省超百万小时的消费者等待时间。这些硬核技术突破不仅构建了“分钟级”效率护城河,更通过降低员工流动率、提升单店现金流,为加盟商创造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型。当行业还在追逐标准化时,达美乐已迈入“精准化运营”的新战场。
达美乐对运营效率的极致追求,本质是一场“技术基因”与“商业智慧”的深度融合。从“服务之夏”标准化培训到动态产能管理系统,其创新始终围绕两个核心维度展开:一是以DJ自动化设备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渗透,将披萨制作从手工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数字指令;二是通过Dom.OS系统重构“人-货-场”协同网络,实现从面团管理到配送路径的全链路优化。这种“软硬结合”的升级策略,既让门店在通胀压力下守住价格竞争力,又以25%的培训成本降幅破解了餐饮业普遍存在的用工难题。随着管理层明确表态“运营效率尚未触达天花板”,达美乐正朝着疫情前峰值产能加速进发,这场始于厨房的效率革命,正在改写全球快餐业的竞争规则。
1、门店运营效率的整体战略定位:
达美乐在本次电话会议中再次强调:
门店运营效率是达美乐zui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运营流程优化,公司不仅改善了消费者体验(如配送速度),也提高了门店的盈利能力和员工工作效率。
运营效率优化成果在过去两年内持续显现,显著降低了员工流动率,并缩短了配送时长。
2、具体技术与运营举措:
达美乐着重介绍了近期门店效率优化的几个关键举措:
(1)全自动披萨饼底塑形机器(DJ dough stretching machine)
设备推广进度:
截至2024年底,全美已有1600台DJ全自动披萨饼底塑形机器投入使用。
第四季度机器的投放数量较第三季度增加超过50%。
目前设备覆盖约四分之一的美国门店,市场需求高于供应能力,公司正在努力扩大产能。
运营效率提升效果:
过去员工手工拉伸面团,培训一个新员工达到熟练状态一般需要约25次工作班次。
使用DJ全自动披萨饼底塑形机器后,新员工只需2次工作班次即可熟练掌握技能,大幅提高了新员工培训效率和速度。
管理层表示实际培训时间可能更短,但目前对外披露的数据是保守的2次。
(2)门店运营系统(Dom.OS)的优化与推广
达美乐持续优化名为Dom.OS的门店运营管理系统。
Dom.OS系统提升了门店的整体管理效率,包括:
订单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标准化;
提升订单处理速度和订单准确性;
改善原材料管理和供应链协调。
系统改进后的zui直接体现为:
过去两年,门店平均配送时长缩短了2分钟。
(3)持续的运营流程再造与员工培训项目
达美乐在过去几年,连续推出多个全国性的员工培训项目:
Summer of Service(服务之夏)
More Delicious Operations(更美味运营计划)
这些项目专注于门店运营标准化与产品质量一致性,包括:
面团管理(dough management)
产品生产标准化(how we build and make our products)
产品烘焙流程标准化(how we bake them)
这些运营培训直接帮助门店提高了产品质量一致性,降低出错率和投诉率,并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
3、运营效率优化的核心成果:
达美乐管理层强调,这些门店运营和技术优化举措带来的关键成果包括:
门店配送效率提升:
平均外卖配送时间在过去两年缩短约2分钟;
提升了消费者整体满意度和复购率。
员工培训和保留效率提升:
全自动披萨饼底塑形机器等技术手段,使得门店员工培训成本显著下降;
加强培训和工作流程优化后,员工流动率明显下降,进一步提高运营稳定性。
提升门店长期盈利能力:
门店运营效率提升直接推动加盟商单店现金流维持行业领先水平;
即使面对宏观经济压力,运营效率的改善让加盟商持续认可公司长期战略。
4、未来门店效率优化持续战略方向: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和推广运营技术工具(如Dom.OS和全自动披萨饼底塑形机器),在更多门店中部署。
公司认为目前的运营模式与设备优化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特别强调:
目前门店产能和效率尚未完全达到疫情期间的高峰水平,未来随着技术和流程持续优化,仍有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和销量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