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5-29888
在线交谈 在线交谈
wx

关注食品招商

饿了么:线上外卖的开创者

更新时间:2025-03-10 13:50:09 浏览: 次 移动端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一次寻常的订餐经历引发了一场关于外卖行业效率的讨论。彼时,外卖服务的流程繁琐、信息化程度低,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了点餐者,也暴露了行业发展的痛点。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一群年轻人看到了改进的可能性。他们决定结合技术手段,尝试打造一个更高效、便捷的外卖服务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饿了么”逐渐从一个简单的校园项目,发展为深刻影响中国外卖行业格局的重要参与者。

一、萌芽与起点——从高校订餐走向O2O服务雏形

1. 初识创业:源于宿舍的饥饿灵感

2008年,一个普通的宿舍夜晚,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张旭豪和康嘉正在玩电子游戏时,饥肠辘辘的他们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外卖变得更便捷?在讨论中,他们发现外卖行业蕴藏着巨大潜力,于是召集宿舍好友叶峰、汪渊和曹文学,共同决定在这个领域展开创业。为了专注创业,张旭豪甚至放弃了去香港理工大学深造的机会,与康嘉一起选择休学,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创业征程中。

2. 创业初期:艰难起步与团队协作

“饿了么”早期并没有现成的网站和系统,团队采取了zui原始的方式:承包几家餐厅的外卖业务,通过印刷传单进行推广,建立小型呼叫中心处理订单,还组织了一支迷你配送团队,甚至经常亲自送外卖。zui初,他们把这个业务命名为“饭急送”,直到2010年才正式启用现如今的“饿了么”品牌及域名ele.me。

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尤为严峻,团队成员不得不靠借款和信用卡套现维持运作。为了发工资,他们甚至带队参加创业大赛,通过奖金维持公司运营。

3. 技术创新:奠定商业模式的基石

团队很快意识到,单纯模仿传统的外卖模式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于是,他们开发了中国大陆第一个针对餐厅后台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餐厅实现高效的订单处理、菜品分析和客户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商家的运营效率。这一创新迅速拉开了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

4. 确立校园根基:专注的市场策略

饿了么的早期目标市场聚焦在高校,抓住学生群体对便捷外卖的需求,以覆盖校园周边的中小型餐厅为主。团队采用了校园地推、传单推广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迅速积累用户。到2009年底,饿了么已经成功覆盖了上海的大部分高校,并逐步扩展到北京和杭州。

5. 融资与扩展:从地方到全国

2011年,饿了么迎来了创业转折点,获得金沙江创投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这笔资金成为饿了么商业化扩张的重要助力。他们开始向全国布局,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设立分公司,并迅速拓展业务范围。

二、多城扩张——走出校园,进军全国

从2011年起,饿了么迅速踏出校园圈层,进驻北京、杭州、广州、天津等多地设立分公司,逐步由上海辐射至更广阔的中国大陆市场。至2014年10月,饿了么已覆盖近200个城市,吸纳18万家加盟餐厅,日均订单量突破100万单,团队规模亦超过2000人。此时的用户已不再局限于学生群体,饿了么开始向白领、社区居民乃至各类本地消费者延伸服务。线上支付功能、餐厅超级结算系统的上线,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同步推出,为规模化运营及用户拓展提供高效通道。

2014年4月,饿了么尝试将服务从普通街边小店延伸至中高端品牌餐企,推出“品牌馆”并与辛香汇、望湘园、泰妃阁、山间堂、首尔焖鲜汇等超过3000家品牌餐饮企业合作。这不仅加速订单增长率,更在品质外卖领域打开了新局面。对用户而言,这意味选择面从廉价简餐拓展至更精致餐饮,从而强化平台作为综合生活服务入口的地位。

此时期,饿了么愈加注重对产业链上游与下游的全面整合。2015年6月启动的食材供应平台“有菜”,8月正式上线,在短期内日交易额达400万元,并迅速覆盖全国8座城市,为餐饮商户提供直供食材的渠道。随着供应链的打通与线上线下协作的加深,饿了么在全国多点开花,为更加多元化的本地生活服务模型埋下伏笔。

三、资本加持——融资、战略合作与巨头入场

自2011年3月获得金沙江创投数百万美元投资起,饿了么就不断吸引各类资本注入。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的先后加盟,使之在初创期便获得可观的金融弹药。2014年5月,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投资,将两大平台紧密联结在一起,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在日趋激烈的外卖竞争格局中,这些资本与资源助力让饿了么得以快速扩张业务面与市场覆盖率。

2015年8月28日,饿了么完成6.3亿美元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跟投,再次刷新全球外卖平台单笔融资记录,估值超过30亿美元。这使饿了么跻身全球价值zui高的外卖企业之一,与美国GrubHub、德国Delivery Hero、英国JustEat同列。这般资本聚合的背后,也为饿了么的未来发展提供资金zui与战略纵深,为其在激烈对决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2016年4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投资12.5亿美元入股饿了么,再度打破外卖融资纪录。此后,2017年4月阿里与蚂蚁金服增持4亿美元,将自身对饿了么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94%,成为饿了么zui大股东之一。这一资本生态的转化,使得饿了么在产品服务、技术体系乃至渠道资源上与阿里系平台更为紧密。zui终,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以约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标志着平台正式融入阿里新零售战略体系。

四、并购与品牌格局重塑——百度外卖、饿了么星选与战略协同

2017年8月,饿了么以5亿美元收购百度外卖。这次并购不仅将百度纳入饿了么股东序列(百度占饿了么5%股份),也让饿了么在外卖高端市场获得宝贵的用户与商户资源。百度外卖自创立以来专注品质外卖,其自建配送和高端用户定位形成了与饿了么原有中低端与多元化布局的互补,为后续双品牌策略创造条件。

2018年10月,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延续品质外卖理念。通过双品牌战略,饿了么在兼顾大众与中端消费群体的同时,也为高净值用户提供更精细化的餐饮服务选择。此举形成多层次市场覆盖:既有广阔人群基础的主平台,也有注重品质与体验的子品牌,在巩固市场份额的同时提升用户忠诚度。

五、配送体系与技术创新——从蜂鸟到无人机,强化即时交付能力

外卖服务的核心在于配送效率与品质。2015年末,饿了么自营配送队伍已逾6000人,人效达每人每天35单。同时,蜂鸟团队及众包骑手超过50万人,为全国范围内多时段、多品类的餐饮配送奠定基础。2015年11月后,饿了么开始与滴滴出行探索合作,着手搭建“两轮+四轮”的“2+4”同城配送网络,以适应多元需求。

2017年8月收购百度外卖后,加之多轮资本助力,饿了么的配送网络更趋完善。2019年6月5日,蜂鸟品牌独立为“蜂鸟即配”,以独立品牌形象迎合即时配送的多层次场景需求。2018年5月29日,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首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这一创新为配送效率与服务半径拓展提供新可能,使用户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来自数公里外的餐品。

六、监管压力与品质争议——食品安全、黑作坊与平台应对

在快速扩张中,饿了么遭遇食品安全与品质争议。2016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平台上存在部分无证经营的黑作坊、虚假店铺地址与违规操作的问题。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消费者对平台信任度受到冲击,北京通州区食药局随后查封相关餐厅。饿了么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将涉事商户全部下线,并成立专项组加强审查。

然而,此类问题并未立即消失。2016年8月,北京市食药监局约谈饿了么,指其对店铺证照信息审核与公示不严而被立案调查。商家抵制高额抽成、顾客因差评遭店家报复等事件也不断浮现。面对此类困境,饿了么尝试完善内部审核机制、引入安全封签餐盒、强化平台巡查与处罚力度,以缓解监管与公众舆论压力。

七、融合本地生活生态与新零售布局——规模、数据与多元服务

在经历多轮扩张、收购与整合之后,饿了么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已极为庞大。2017年6月,其在线外卖平台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公司员工超过15000人。2018年4月并入阿里后,饿了么与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背靠阿里的技术与数据生态,更深入地将外卖扩展为本地即时配送、新零售及餐饮供应链数字化的前沿平台。

从探索“Everything 30min”使命,到逐渐在商超、生鲜、品牌餐饮、充电宝等领域尝试拓展,饿了么为满足用户更多即需即得的本地生活服务奠定基础。在技术层面,平台持续借由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优化调度;在商户端,通过一体化运营方案与AI菜品分析系统帮助餐饮企业研发新品,提高效率。通过对下沉市场、高校区域与都市商务圈的多重覆盖,平台不断将数字化工具融入餐饮消费场景,丰富用户选择。

中国(郑州)糖酒食品交易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信息如无特别声明则源自于网络,我网站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只供参考之用,网站特此声明,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感谢您对于食品招商网的支持和关注!

食品招商网-专业的食品招商、食品代理服务平台,全方位满足食品企业各类需求。

版权所有:食品招商网 | 客服电话:400-85-29888 | 法律顾问:班固律师事务所 刘镕诚律师 | 备案:京ICP备08010544号-3 | 违法和不良信息投诉举报 举报电话:400-85-29888

Copyright © 2009-2025 sp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10597号

客服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链接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