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自1956年起步,从内蒙古的一个奶牛养殖合作小组逐步发展为全球乳业巨头。1993年,伊利完成股份制改组并在A股上市,奠定了现代化发展基础。此后,伊利迅速扩展国内市场,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先者,率先推出规模化液态奶产品,开启了“液态奶时代”。
伊利通过并购和自建基地陆续布局国际市场。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确保优质奶源供应;2019年收购新西兰Westland乳业及泰国本土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如今,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并在东南亚和非洲推出Joyday等品牌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以2025年“全球三强”、2030年“全球第一”为目标,伊利正持续践行“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健康优质的乳制品。
伊利2023年营收达到1261.79亿元,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10.08%。威士兰乳业(Westland)在2023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这意味着伊利的海外营收可能超过70亿元人民币。Rabobank发布的2024年全球乳业20强,伊利位居第五。
一、起步阶段:从养牛合作小组到上市公司
伊利集团的故事始于1956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七户奶牛养殖户组成了养牛合作小组。这是一个朴素的开始,却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种子。这个小组逐渐壮大,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考验。
1993年,伊利进行了股份制改组,成立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伊利股份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上市后的伊利,迅速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拓展业务。1999年,伊利创立液态奶事业部,率先在国内大规模引入超高温灭菌技术和液态奶生产线,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从此伊利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二、全国布局:迈向中国乳业第一
进入新世纪,伊利加速了全国布局的步伐。2003年,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3亿元,首次跃居中国乳业第一位。
2005年,伊利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
2007年,伊利推出了金典有机奶、营养舒化奶、金领冠奶粉等一系列新品。其中,有机奶的推出和乳糖水解技术均为国内首创。同年,伊利建成中国企业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为婴儿配方奶粉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品牌升级:从世博到奥运的国际舞台
2010年,伊利推出了新的品牌标识和发展战略,提出“滋养生命活力”的品牌新主张,同年,伊利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乳制品供应商,继续巩固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2012年,伊利生产的乳制品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指定乳制品。通过参与一系列国际盛会,伊利提升了品牌形象。
2015年,国家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伊利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诞生。这标志着伊利在国际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全球资源整合:布局海外奶源
为实现国际化战略,伊利积极布局全球资源体系。2014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与新西兰时任总理约翰·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是全球zui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
伊利不仅在新西兰布局,还在乌拉圭、荷兰等地开展合作,沿全球黄金奶源带进行广泛布局。通过在全球建设81个生产基地,伊利构建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全球资源体系,确保了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同时,伊利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五、创新驱动:打造全球智慧链
2014年2月25日,伊利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打造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生命科学、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2017年,伊利参与了“欧盟2020-中欧食品安全(EU-China-Safe)”项目,与英国北爱尔兰皇后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合作。伊利负责数据可视化研究、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应用等。
2018年,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升级为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并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了伊利-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实验室。
六、海外并购:拓展全球市场版图
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伊利积极开展海外并购。2018年11月,伊利收购泰国本土zui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康姆泰纳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泰国市场。Chomthana在泰国拥有超过40年的行业经验,产品覆盖14个国家,此次并购有助于伊利拓展东南亚市场。
2019年8月,伊利以2.44亿新西兰元成功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制品企业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威士兰乳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此次收购搭建了横跨太平洋的乳业丝路,深化了伊利与新西兰乳业的合作。威士兰乳业在2022至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营收突破10亿美元,2023年净利润创下5600万美元的新高,超越了2022年创下的3900万美元纪录。
2021年10月,伊利战略入股澳优乳业,成为其zui大股东,进一步加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营养食品领域。通过这些并购,伊利不断完善全球市场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七、伊利国际化拓展:从东南亚到非洲再到美国
东南亚启航:Joyday冰淇淋与泰国并购
伊利的国际化战略始于东南亚市场。2018年10月,伊利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推出了Joyday品牌,这是伊利首次在国际市场发布自有冰淇淋品牌。为满足东南亚年轻消费者的需求,Joyday推出了多种适合本地口味的冰淇淋产品,包括巧克力和热带水果等口味,并采用鲜艳的包装设计,以增强视觉吸引力。
一个月后,伊利在2018年11月以约5.5亿元人民币(8056万美元)收购了泰国本土zui大冰淇淋和冷冻食品公司Chomthana。Chomthana拥有覆盖泰国全境的冷链物流体系,旗下“Cremo”品牌的产品涵盖支棒、杯装、脆筒等多种形式,还向周边13个国家出口,为伊利在东南亚的进一步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9月,伊利集团在新加坡举办产品发布会,正式宣布旗下高端酸奶品牌安慕希进军东南亚市场。2021年,伊利在印尼成立了东南亚创新中心,与本地高校和研发机构合作,推动更具本地化的产品创新。
2021年12月,伊利在东南亚的首个自建工厂——伊利印尼乳业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产,投资8.67亿元人民币。一二期全部建成后,日产冰淇淋可达400万支,成为印尼单体规模zui大的冰淇淋工厂,刷新了中国乳企在东南亚投资规模纪录。
非洲初探:Joyday冰淇淋登陆坦桑尼亚
随后,伊利将国际化布局扩展至非洲市场。2023年12月,伊利旗下Joyday冰淇淋成功登陆非洲坦桑尼亚市场,成为首个进入非洲的中国乳品品牌,并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65家主流超市上架。
伊利为确保产品的稳定与高质量,从印尼出发进行7450公里的冷链运输,全程维持零下20度的恒温,并安装了数字温控系统,以适应坦桑尼亚的炎热气候。根据市场调研,伊利还推出了巧克力圣代和清爽水果味冰淇淋,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美国拓展:美国旗舰店与多品牌布局
2023年,伊利在美国洛杉矶99 Ranch
Market超市开设了首家旗舰店,展示了安慕希、优酸乳等液态奶产品及巧乐兹、苦咖啡和冰工厂等冷饮品牌,并推出“牧恩”黄油产品。在试饮和促销活动的帮助下,伊利吸引了当地消费者和华人群体的关注。
八、伊利全球扩张的三大体系:资源、创新与市场
伊利的全球化战略基于资源、创新和市场三大体系。通过全球资源体系,伊利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乳业发达地区建立了81个生产基地,确保高质量奶源供应,并在2019年收购新西兰Westland乳业,进一步增强了对全球奶源的掌控。
全球创新体系方面,伊利在四大洲设立了15个研发创新中心,并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在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持续创新。东南亚创新中心的设立则帮助伊利加快了对本地市场需求的响应,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伊利的全球市场体系已涵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线包括液态奶、奶粉、酸奶等多元品类。在东南亚推出的Joyday冰淇淋、美国安慕希旗舰店的设立,以及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市场拓展,均体现了伊利的本地化市场策略。
九、迈向全球乳业第一:未来的战略目标
2020年伊利发布了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三强”、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伊利将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构建全球资源、创新和市场体系。
2022年7月,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呼和浩特投产。该项目的完工和投入使用,标志着“世界乳业硅谷”正式起航,伊利在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未来,伊利将坚持“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的原则,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化与全球伙伴的合作,致力于成为“全球zui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为全球消费者的健康生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