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新推四款茶饮料
新年伊始,娃哈哈对1L装娃哈哈冰红茶进行了全面升级,其它3款新装茶饮料新品也同步亮相,分别为娃哈哈水果绿茶、娃哈哈龙井茶、娃哈哈蜜桃乌龙茶,包装风格及瓶型与娃哈哈冰红茶保持一致,都主推1L装。目前,娃哈哈这四款茶饮料已在部分市场率先上市。
茶小开新推轻轻果蔬茶
近日,茶小开推出轻轻果蔬茶系列新品,将现制茶饮圈杀疯了的果蔬茶带到了瓶装饮料赛道。据了解,该系列新品采用“果蔬+茶”的组合,其中苦瓜柠檬茶选用福建乌龙茶叶,添加NFC苦瓜汁及NFC柠檬汁,羽衣甘蓝乌龙茶添加NFC羽衣甘蓝汁、NFC苹果汁及NFC猕猴桃汁。
蒙牛早餐奶大颗谷粒系列新品上市
2月5日,蒙牛官宣早餐奶大颗谷粒系列新品上市。
据介绍,该系列新品共有两种口味:原味和生椰味。这款新品在牛奶中添加了燕麦藜麦,生牛乳添加量≥80%,其中,燕麦原料选自南纬20°-40°澳洲西部燕麦,采用恒温烘焙工艺烘烤燕麦香,生椰味另添加椰浆,添加量≥0.5g/100ml。
山楂树下推出100%果汁1L装新品
近日,山楂树下官宣推出1L装百分百新品上市,该系列产品分为清爽型白瓶和浓郁型红瓶两种选择,白瓶清爽好喝,红瓶浓郁解辣,配料只有山楂和水,0香精、0色素、0防腐剂、0蔗糖,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山楂果香,规格为1L装,更适合佐餐等消费场景。
光明优倍4.0蛇年限定包装上线
近日,光明乳业官微发文上线4.0蛇年限定包装,此次限定包装深度融合河北蔚县的点彩刻纸工艺,包装设计采用金红两色交织,色彩表现力强且极具神秘感。产品延续光明优倍4.0系列品质标准,每100ml含有4.0g的优质蛋白与135mg的优质钙乳,确保了产品的鲜活营养。此外,该产品口感醇厚,实现了美味与健康双重保障。
白象板面全新升级,更大更够味
日前,白象板面迎来全新升级,并喊出“更大更够味”的口味。
据悉,升级后的白象板面隶属“走街串巷”子品牌,产品卖点为2指宽板面和110克大面饼,同时增加牛肉浓郁度,味道更加正宗,面条更加筋道,不粘连,拒绝胶感。目前,白象板面有麻辣牛肉味、香辣牛肉味、卤香牛肉味等三款口味。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还特别突出了“河北or安徽”等字样。
南方黑芝麻新推中老年牛奶高钙黑芝麻糊
近日,南方黑芝麻新推中老年牛奶高钙黑芝麻糊。该新品是针对长辈设计的高钙黑芝麻糊,采用高钙配方,黑芝麻添加量≥21%,另添加山药、黄芪。0反式脂肪酸,0添加,高钙,高膳食纤维,含维生素D,药食同源,软糯香甜。
有新闻
百事可乐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278.5亿美元
2月4日,百事可乐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核心每股收益1.96美元,上年同期1.78美元,市场预估1.94美元。第四季度每股收益1.11美元,上年同期0.94美元,市场预估1.92美元。第四季度净营收277.8亿美元,同比下降0.2%,市场预估280.5亿美元预计本财年内生收入将出现低个位数增长。预测本财年核心年度实际税率约为20%。公司宣布将年化股息从每股5.42美元上调5%至5.69美元。
蒙牛押宝《哪吒2》大获成功
2月9日,春节档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票房突破75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
zui 高票房纪录。而在电影爆火的背后,蒙牛可能是受益
zui 大的企业之一。从《哪吒1魔童降世》开始,蒙牛就对这一动画电影下注,并在今年春节档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哪吒2》电影上。
赵一鸣零食核心部门迁至广州
近日,赵一鸣零食将一部分核心部门逐步从江西宜春迁至广州,包括人事、财务、数据等重要部门。此外,按照计划,赵一鸣也会加大与零食很忙共同采购的比重。赵一鸣方面表示,其在两年前就在广州成立了办事处,多数核心部门也在广州,另一部分核心业务(例如采购和供应链),则由鸣鸣很忙集团统一管理。
食品添加剂
zui 新标准正式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使用十年的2014版标准废止。
新标准修改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内容。修订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中全面禁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物美版“胖东来”首店3月亮相营业
2月6日,北京物美发布公告,宣布了即将进行全方位调整与改善的计划。经过团队的整体评估后,物美第一家向胖东来学习的自主调改门店确定为学清路店。
从2月10日起,该门店将暂时闭店,进入全面调改阶段。经过精心筹备,该店将于3月21日09:30恢复正常营业。据介绍,物美此次调改将全面调整和改进超市的经营策略,包括商品结构优化、品质管控、价格调整、卖场布局和动线规划、环境改善、顾客服务提升以及员工待遇优化等多个方面。
娃哈哈开年订单爆量
据《浙商杂志》报道,娃哈哈开年订单爆量,取得了开门红。据悉,截至2月5日,娃哈哈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全月。为了满足广大客户需求,大年初四娃哈哈全国50%以上的生产基地就已开工生产,大年初七全国所有基地均已投入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