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赵一鸣零食和零食有鸣将“停止销售”500ml规格的可口可乐及雪碧在业内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事件的缘由还得从一封告知函说起。
6月28日,江西太古可乐发布消息称,赵一鸣零食和零食有鸣将停止销售500ml规格的可乐及雪碧产品。据公告内容,此举系因应生产厂家提出的涨价要求,待现有库存售罄后,该规格的可乐/雪碧及可口可乐中瓶装产品将全面下架。
就在各大经销商及终端店都在盘算着该事件是否会“波及”到自己的生意时,回应来了......
一、“正常销售”
“相关产品在赵一鸣零食所有门店均正常销售,暂未受影响。”7月2日,赵一鸣零食就下架可口可乐一事向相关媒体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虽说已经有了如此明确回应,但还是有不少经销商发出疑问,“暂未受影响”那是不是也代表着不排除接下来会受到影响?
不过,经销商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顾虑,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此前,另一硬折扣超市乐尔乐也发布通知称,由于市场原因,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将500ml可乐/雪碧系列饮品从2.5元调价至2.9元,888ml可乐/雪碧系列饮品从3.5元调整至3.9元。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专业的折扣店、量贩零食店而言,它们的货品或许的确来源正规,比如经销商尾货或者电商平台的尾货。但与此同时,不乏一些店采取“窜货”的形式来获得低价产品,即便是品牌厂家不与这些店合作,但仍不排除品牌的产品会出现在这些店的货架上,而且是以一种击穿地板的低价来进行售卖。
对于可口可乐这种知名大品牌来说,在市场上价格混乱更是常态,某太古可口可乐员工也表示:“可口可乐内部一直是希望整治价格混乱的问题的。而零食量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公司尽管也和一些量贩店有合作,但合作的价格都太低了,目前正在考虑对部分企业进行断供。尽管这些企业能够走量,但利润太低,对可乐的价盘影响也很大。”
该员工补充称:“尽管零食折扣现在全国有非常多门店,但以可乐的体量而言,这个渠道或许弊大于利。相反,他们对价格的冲击反而比其他渠道都要明显的多。因此,下架,对可口可乐而言或许是一件好事。”
二、“下架”背后的涨价潮
一块钱的矿泉水、两块钱的可乐、五六块钱一斤的饼干小面包、十块钱能all
in一份零食大礼包......这种看似存在于“上个世纪”的物价在量贩零食店却是极为常见。
然而如今,可口可乐涨价潮的到来,即便是主打低价走量的量贩零食店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
近两年,关于可口可乐涨价、上调出厂价等声音不绝于耳。
早在去年5月,就有多家媒体报道可口可乐全国多地多个终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涨幅达2.9%-11.4%。被称为自2022年进入“3.5元时代”后的又一次提价。
今年4月,湖北太古可口可乐、江西太古可口可乐、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陆续在发布部分产品价格调整的告知函称,4月下旬起部分产品供货价格调整,建议售价3.5元,涉及产品包括500ml可乐、雪碧、芬达等。
5月,就有媒体报道河北、河南、山东等区域的可口可乐产品开始涨价,其中,888毫升的可口可乐、雪碧、芬达调整为5元,2升装PET瓶产品调整为7元。而且当时也有不少经销商都已经确认该信息,表示的确有调价这一行动。
到了6月底,在河北、湖北、江西、河南等多个地区,3.5元/瓶的可口可乐已经初步传导至部分终端门店及餐饮店。
有批发商表示,涨价前留的一些货卖完之后,由于新的进货价涨了,所以零售价自然也跟着上涨。
根据今年5月中粮可口可乐华中饮料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下市通知函显示,该公司已决定停止供应888ml规格的可乐、雪碧、芬达产品,并进行下市锁码操作。
三、涨价之后,经销商怎么办?
可口可乐涨价背后,是原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就碳酸饮料这一细分市场而言,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的终端售价定为3元/瓶,处于较为亲民价格区间。鉴于当前原材料、能源及运输等成本不断攀升,可口可乐涨价是预期之内的行为。
其中,原材料涨价较为显著的就是糖。
数据显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产糖国印度和泰国产量下降,2023年9月6日白糖报价为7390元/吨,该价格创近13年来新高。
由糖所制成的白砂糖,也是很多饮料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原材料成本上涨所波及到的自然不止可口可乐一家。
比如,近日,康师傅1升装茶饮料就已经在终端市场开启了正式涨价行动,如今不少便利店、超市中售卖的康师傅1L装茶饮系列的价格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此前的4元定价如今已经很难遇见了。
白砂糖涨价的同时,那些以代糖来替代白砂糖的饮品同样未能置之事外,因为白砂糖涨价之后会有更多企业选择代糖,这样一来,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代糖的价格自然同步上涨。
一时间,饮品市场的涨价潮来势汹汹,无论是含糖或者代糖、无糖饮料。
2023年1月起,养乐多不仅调高了普通版价格,添加三氯蔗糖的低糖版也从12.7元调至13.8元,涨幅约8.6%。
三得利无糖乌龙茶、无糖版维他奶也都相继提价,涨幅也在1元左右。
上游供应端涨价潮的影响正逐步波及渠道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
于经销商而言。
一方面,在有限的市场格局下,当市场上玩家众多竞争尤为激烈的时候,产品价格就成了取胜的关键,一旦涨价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市场竞争力的下降,继而在终端代理方面降低出货率。
另一方面,经销商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能被动地接受价格调整。在厂家供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经销商除了要考虑备货问题外,还要面对终端用户对新价格难以接受的问题,甚至影响资金周转。
于消费者而言。
消费者对“涨价”这一字眼向来是格外敏感,尤其是日常快消品,虽说企业因为原材料成本原因涨价在情理之中,但站在消费者角度,普通消费者很少会有人去透过涨价这一结果背后去透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上游供应端经过层层环节传输到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涨价。
因此也免不了来自消费者的吐槽声一片:肥宅快乐水也不快乐了、快乐的成本又增加了、怎么又涨价了、随便涨吧不喝了......
总之,当涨价潮来临的时候,品牌厂家、经销商都到了负重前行的阶段,如何在动荡中创造平衡,实现向上发展,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答。不过,如何在涨价及销售的天秤中做到平衡,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文章来源: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