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其中的一场全球CEO闭门会上分享了伊利集团的国际化实践与思考。让外界再一次看到了伊利在国际化方面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以及卓越的实际成效,也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样本。
中国企业怎样才能迈向全球企业?需要四大要素支撑,即资源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研发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这是伊利集团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基于18年来的国际化探索与实践分享的观点。
对于伊利而言,其国际化实践正是始于集团董事长潘刚**远瞩的全球思维。潘刚创造性的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的理念,潘刚抢到伊利的全球化不仅是整合全球的优质自然资源,还要通过整合全球的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源,建立“全球智慧链”,让跨越全球的智慧共享与碰撞。在打造“全球智慧链”的过程中,伊利也在不断输出中国的标准、中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与当地社会实现共赢与发展。
在潘刚这一理念的**下,伊利以全球优质资源服务消费者、以世界**品质开拓全球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球研发力量、以文化融合凝聚全球人才。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
资源全球化
潘刚带领伊利不断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在欧洲,伊利联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伊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全球*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在美洲,伊利联合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推动中美两国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等领域迈出重要合作步伐。目前伊利已在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区搭建起了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
市场全球化
潘刚深信,只有建立起国际**的品质,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的信赖。因此,潘刚带领伊利深耕品质领域,在行业内率先设置的“质量标准三条线”法则,严苛程度业界闻名;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为伊利品质保驾护航。
研发全球化
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涌现,并加速迭代。在此背景下,潘刚带领伊利摸索出了一条中国企业研发全球化的路径,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球研发力量,更好来满足市场需求。伊利旗下安慕希产品就是中国消费需求同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的成功结合,以年均增长超200%的增幅占据常温酸奶市场半壁江山。
此外,伊利的研发全球化不止限于市场应用层面,还有很多基础研发,例如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的一项基础研究——食品安全早期风险预警系统。这项研究一旦进入应用,将是伊利在攻克“乳糖不耐”难题、建成中国****数据库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人才全球化
企业走向全球化,人才同样必须全球化。从中国企业到全球企业,长远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上的融合,能不能被当地消费者不分国界地认可是关键因素。文化的融合绝不仅仅只是一次交流或礼仪往来,而是基于共同价值观认同的深层次融合。落成的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80%是新西兰本地雇员,管理、生产、研发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对“伊利即品质”信条的认可和对品质共同的追求,是我们实现文化融合的坚实基础。
从资源到市场,从研发到人才,潘刚带领伊利以始终坚持国际化战略,使伊利如今成为全球8强乳企,成为民族企业的骄傲,更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