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杯售价1元的“冰水”悄悄出现在古茗菜单中。不少网友点单时注意到:饮品页面新增了一个分类叫“解渴超值”,其中除了原价3元起,现在优惠价2.5元起的鲜活柠檬水外,还躺着一个“1元冰水”。
如果你真的下单,还会收获一整杯配吸管、贴着编号标签的“标准流程饮品”。评论区瞬间热闹了,这是冲着雪王来的?
“他真的上了一杯冰水。”这不是调侃,是真的一个商品品类。
网友第一时间想到了在蜜雪冰城早有先例的“冰杯”。
早在去年夏天,不少消费者就注意到蜜雪推出了“1元冰杯”,彼时也引发过一波讨论,甚至出现了一大批拿“1元冰杯”DIY自制“专属快乐水”的分享帖。
古茗这次的1元冰水同样是“正规军”:是饮品,不是配件;有出杯流程,支持小程序下单、电子支付;能积分、可备注、甚至有门店可配送。
这杯冰水,不是“你说句口渴就能白拿”的附赠服务,而是实实在在上架的商品。
在古茗小程序页面中,它有明确商品名称“冰水”,默认“中杯500ml”、“正常冰”、“不另外加糖”,下单后门店照常接单、出单、贴标,制作流程与奶茶无异。
从包装图来看,它和普通果茶出品一样使用品牌封膜、配吸管,编号显示为饮品流水号,连电子小票都能打印,只是内容物的不同。
这似乎意味着,古茗也把“冰水”从边缘服务,正式推进了商品体系。
面对这杯冰水,网友先是调侃。
刚在古茗隔壁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3块钱!
但很快也出现了一些认真反馈:
自己带杯问要冰水,有的门店不给,有的会收杯子钱。
不如这样明码标价,起码不尴尬。
坐店里想喝水,但又不想解释一大堆,点单就行。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确实点了:“是真的渴,但不想喝奶茶,刚好看到这个,1块钱能接受。”
一派觉得是智商税:“这玩意不应该是免费的吗?”
另一派觉得很方便:“冰水配咖啡绝了,还不用特意买冰杯。”
更有网友提出了另一种实用思路:“可以直接整个茶包放进去做冷泡茶啦。”
我靠,新思路,我要泡薄荷绿茶。
而标价3元的鲜活柠檬水更是引起了大多数网友的兴趣,对“暂未开售”的柠檬水没有糖分选择开始了一场大讨论。
这个不做糖分选择,默认不加糖。
加糖可能就不是这个价格了吧。
这个估计就是水加柠檬那种只有一点点柠檬味道。
这个是调打好的柠檬汁做的,做的打的时候就已经加过糖了,才没有糖的选择。
评论区一番争论,有的认为就是默认不含糖,有的则认为制作时已经默认糖,但到底是怎样,或许只能喝到嘴里的那一刻才能知道。
古茗的这杯1元冰水,严格意义上讲没什么特别:没味道、没技术含量。但它背后的意义,是把一个“本来不好开口的小请求”,变成了一个可以直接下单的商品。
它解决的可能不是“口渴”,而是“有点想要、但又不好意思要”的那点犹豫。
有人点它,是为了补水;有人点它,是为了不尴尬。
但无论是哪一种,它的存在说明了一件事:就连最基础的“水”,在如今的饮品体系里,也可以被认真对待、归类、打标签,甚至卷出一种秩序来。
1块钱的冰水不是门槛,只是为消费者的选择多了一个入口。而3块钱的鲜活柠檬水,则就有些不太好说了,有些心思“歹毒”的网友倒是认为,有没有可能就是纯粹想给雪王“上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