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正式试点营养分级系统,包括霸王茶姬在内的多家现制茶饮品牌被纳入首批试点名单。
一场由ABCD构成的分级实验,一端连着年轻人的“续命快乐水”,一端指向正在觉醒的全民控糖意识,“茶饮知情权”能化解年轻人的控糖焦虑吗?
01 “快乐水”背后的控糖焦虑
“重度茶饮爱好者”和“健身初阶爱好者”是王珊身上一对矛盾的标签。
今年是她在大厂待的第四个年头,时常感觉生活陷入一种无意义的失焦状态。业务迟迟找不到增量,身边越来越多人被转岗、被优化。曾经那种跟着公司DAU狂飙的肾上腺激素极速下降,压力需要多巴胺来平衡。
在跟风尝试公园20分钟、深夜骑车、周末徒步后,她zui终坚持下来的只有健身房打卡这一项。比起在户外面临的突发状况,健身房的规律和可控,更适应她的作息要求与随时待机。
而在工作时,奶茶才是她更多的多巴胺摄取途径。可以一起点评各家新品口味,组队点单的奶茶搭子,帮她从繁忙疲惫工作中划分出一段空闲,也建立起同事间一种微妙的人情与关联。
在身材管理与精神抚慰之间,微妙的平衡点是“控糖”。
在食堂打饭时,王珊会自带一个小电子秤,倒在盖子里一点点称重,测算每一种食材的热量。“每天摄入的热量要严格控制在1300大卡以内”。但在点单奶茶时,她常用的“饮食日记”并不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选项,用于计算当天的热量缺口。所依赖的信源,多是网络上的“xx产品配方表”、“xx品牌点单攻略”。
“一个同样规格的产品,你会看到有的帖子把它进红榜里做推荐,但也能在别的地方看见它因为含糖量超标,被拉黑”。面对这类非官方的评测内容,她通常需要货比三家。
久而久之,王珊发现自己仅有的快乐正在被“入侵”。以前是被KPI和产出数据,现在是被体重、体脂、各种成分和计算公式。
“糖是控制住了,但人也快疯了。”
如今,喝奶茶已经成为部分年轻人获得幸福感的方式之一,而对于奶茶中“糖”带来未知热量,又成为焦虑源头。对于茶饮爱好者来说,如何低负担地喝奶茶,已经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新命题。
在上海上学的方元,每周她都会和朋友们一起购买各种茶饮。她热衷收集越来越卷的包装袋、杯套,致力于集齐各家联名周边。在她看来,购买过程、饮用过程是属于茶饮的双倍快乐,而“糖”常常是影响这份快乐的变量。
比如她在某一个品牌习惯“微糖”选项,但换成另一家,就会发现微糖并不合口味。甚至同一家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微糖口味也会存在差别。“有时还会碰到一些微糖也发齁的饮品,丢掉觉得可惜,但硬着头皮喝也很难受。”
根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在茶饮消费者画像中,北上广深客群选择正常糖的仅占四成左右,少糖、微糖等更加控糖的选项,正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但新的问题是,即使人们主观意愿上选择了“微糖”,是不是真的控住了糖,只有在喝进身体之后,才会被检验。
出于身体健康、身材管理、抗糖护肤,胰岛素抵抗等等理由。想要控糖的年轻人有很多,但辅助控糖的办法却不多。
一面是年轻人钟爱的“快乐水”,一面是日益增长的控糖需求。人们对于现制茶饮既爱又恨的情绪,指向了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无法掌控——你并没有获得一份相应的知情权,它包括你喝下的是什么,以及你喝了多少糖。
02 分级,为喝奶茶开绿灯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糖曾经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贵族和富人才能享用。随着糖的社会化应用,各种食品和饮料开始重用这个“平价又上瘾”的调味剂。到了近些年,人们意识到糖的过量摄入成为牙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诱因之一,随之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控糖”风潮。
2013年,英国卫生部及食品标准局启动全新的“标准红绿灯食品标签计划”。2017年由法国开始,在欧洲大陆市场,“Nutri-Score”(即营养分数)标签也成为使用较为普遍的营养评级标签。
2022年12月,新加坡推出zui严“限糖令”,用类似“红绿灯”的标识,将饮料分级。而从2023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指定场所售卖的鲜榨果汁、泡泡茶等现调饮料也都必须根据糖及饱和脂肪含量,印上营养等级标签,供消费者参考。
上海开启的此次试点工作,也处在这股风潮之下。
2024年3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试行。该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情况,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其中,AB两级通常有较低的糖和饱和脂肪。
据媒体报道,在更早的1月底,霸王茶姬就以“首批试点单位”的身份开始在上海地区门店推行营养选择标识,这意味着首个由官方指导的营养分级系统开始有序落地。
点开霸王茶姬点单小程序,在选择不同杯型、温度、糖度的选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所选产品的具体分级。比如“伯牙绝弦”中杯,标准冰,不另外加糖,就是B级绿标。还有一些不另外加糖的纯茶,则被纳入A级分类中。
方元很快发现了这一变化,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点单界面。“点微糖会显示B级,意思是糖含量在0.5g—5g/100ml。”
先根据标识迅速判断饮料的成分区间,再在AB等级里选择具体的产品规格,是她的方法论。
除了“营养选择”标识,对王珊而言,更有帮助的还有霸王茶姬的“健康计算器”和“低GI标识”。借助健康计算器,她可以查询到自己平时购买的几款产品的官方参考热量值,以此规划每日热量缺口。同时,反映升糖指数的GI数值,也能帮助她更好稳定血糖平衡。
“健身的人会比较关注GI数值,以免血糖出现迅速波动影响运动效果。一般GI≦55 就属于低GI
食物。多在日常饮食里选择低GI食物,可以创造相对稳定的血糖水平,让身体保持一个好状态。”
她将霸王茶姬的5款低GI产品都收藏进“饮食日记”,标注了对应的规格、GI数值、热量值。这样无论是点单还是计算,都能节省出以往花在搜索和信息比对上的时间,不会因为未知的热量、不详的糖量陷入苦恼。
不同于曾经由消费者端发起的“被动防守”,霸王茶姬提供的“茶饮知情权”,是一种更积极进步的姿态。
从2023年8月发布茶饮行业首个“产品身份证”,公开展示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信息,到今年陆续完成“低GI”标识、“营养选择”标识在门店落地。
霸王茶姬以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与持续创新,推动产品成分,营养成分、产品热量数值、血糖生成指数等等信息的透明公开。
zui大限度消弭人心深处的疑虑与担心,让热爱茶饮的年轻人,看得见、有得选,也指引人们找出与糖共存的zui优解。
03 现制茶饮“控糖史”
人类嗜糖,是被刻在基因里的。《人类简史》里写道:“如果我们不想想采集者祖先的饮食习惯,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碰到zui甜、zui油的食物就难以抵抗。当他们住在草原上或森林里,高热量的甜食非常罕见,永远供不应求。”
但近些年来,控糖生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共识。在小红书和知乎上,养生、控糖话题有超过60亿次浏览。低糖低脂已经成为年轻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新潮流。
这股潮流也倒bi着饮料食品行业变化,甚至催生了国内现制饮料行业的创新和爆发。从发展路径上看,我国现制茶饮的“控糖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0时代,黑箱时期,不标注任何成分信息。曾经,现制饮料多代表路边“来历不明”的小甜水,卫生状况、原料来源都不透明,更不要提脂肪含量、糖分含量了。消费者想要了解究竟喝下去的是哪些东西,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和味觉品鉴。
十年前,行业掀起原料升级,真奶、真茶、真水果,正式拉开了现制饮料公开原料的序幕。接下来,是卷配料,卷溯源、甚至卷检测报告。但一杯现制饮品里到底有什么,它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2.0时代,饮料行业开始走减糖、低糖路线,年轻人产生了配料表意识。
0糖0脂产品的出现,使得年轻人逐渐对赤藓糖醇、阿斯巴甜等代糖如数家珍。而有关热量、脂肪、反式脂肪酸等成分的计算则带来新的负担。消费者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理解每个成分的含量和zui佳指标值。面对复杂的数据,他们反而会显得手足无措。即便是贯彻信念的成分党,也不免在日常消费中产生疲倦感。
目前,现制茶饮3.0时代是“科学控糖”,即由“营养分级”标识、“低GI”标识构成的霸王茶姬“科学控糖”指引体系。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地识别饮品的健康程度。在分级试点之前,上海疾控部门曾对市场上部分现制茶饮进行营养分析,结果仅含糖量一项,93%以上标称“额外不加糖”的茶饮,可能被评为B级以上。将近一半“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C级以上。而在施行“营养分级”标识执行之后,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饮品。
以王珊为例,她之前是狂热“成分党”,不论护肤品、食饮都追求成分的健康安全。但这两年她逐渐对此祛魅。“让消费者自己去研究、分析、计算一款产品是否健康,是否适合自己,本身就不合理。”而“营养分级”标识、“低GI”标识的出现,是一种便捷的选择指引,更是一种情绪的解脱。
与其让消费者自己在“控糖抑郁”、“控糖不快乐”中痛苦,不如通过可视化的指标,让消费者对自己糖分摄入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在透明中达成新的互动,这才是“科学控糖”的要义。
消费需求决定市场。当下的年轻人要熬夜,还要不秃。要好喝,还要健康美丽,要追求旷野还要不脱轨。这些看上去矛盾对立的事物,其实是年轻人在自己的“人生控制图”中寻找掌控感和平衡的体现。
在科学控糖这件事上,能掌控好的前提,更多是一种“信息透明与共享”。
霸王茶姬销售的是茶饮,但一系列健康升级行动背后体现的是用户关怀和需求回应。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安全感,让年轻人免于未知的惶恐,重拾对身体、情绪、生活的掌控感。
文章来源:真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