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一款名叫「宋柚汁」的饮料几乎出现在浙**家户户的餐桌上。一两年前,摆在这里的更多还是可乐、雪碧或凉茶。
凭借宋柚汁这款大单品,柚香谷2022年实现近4亿元销售额,2023年增长到近6亿元。有消费投资人评价它是,「过去一年饮料市场里为数不多还在快步跑的」。
这个成绩也超出创始人宋伟的预期。清香、解腻、天然的佐餐属性,使它在前期几乎没做任何营销的情况下,成了浙江一带餐饮渠道的“标配”。
故事的起点,是「用5年时间种柚子树」。这对一家几乎从零开始的公司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团队从2015年开始育苗,一直到2020年,5年时间没有任何收入,只是花掉将近1.5亿元,埋头种了1万亩柚子树。
这段经历一度让宋伟压力很大,当时他经营一家保健品公司,并非“不缺钱”,作为“农业小白”,对种地一无所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能不能撑到有收成那一年。」
坚持的理性原因是,他相信好原料会说话。早在2007年,宋伟从7个品种里选出“常山胡柚”,拿到上海的工厂生产一款蜂蜜柚子茶,而在当时的一些卖场,蜂蜜柚子茶“一天都卖不掉一瓶”,但宋伟赌对了,他们的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做成了大卖场的销量Top。
宋柚汁的另一种原料——「YUZU香柚」香气独特,在日本,它的吃喝用深加工品多达上百个SKU,风靡**。但宋伟调研时发现,这种柚子真正的原产地是在中国,「来自扬子江上游,唐朝时传到日本、韩国。」
宋伟想到把这两种原料结合在一起试试,且是连皮带肉整果投料。不过,产品要做大,原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当时国内已经没有**植YUZU香柚,他决定先种起来。
选中一件事,然后押重注,这样的行事风格或许能从宋伟的经历里得到解释——他从小在上海长大,1987年考入上海交大,是交大**批去闵行的本科生。毕业后,宋伟进入当时风起云涌的期货市场,凭借敏锐的金融嗅觉收获亿万身家,一度被称「交大首富」。1997年,他决心退出风险重叠的期货,进军实业,此后涉足餐饮、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几度大起大落。
今天,柚香谷面临着农夫山泉、娃哈哈、元气森林等一众更成熟的潜在对手,它们或有反应迅速的产品体系,或有多年争夺得来的货架与渠道,但宋伟依然对未来深信不疑,「三五年内的增长速度,我心里是很清楚的。」
柚香谷所在的常山,原本是浙江衢州的一座欠发达的小县城,如今厂区里来回往返的叉车、马力全开的灌装产线(年产值45亿的产线于今年1月18日启动)、加班加点的工人,都像一种投射——小小的一瓶宋柚汁,正托起一个地方新兴产业。
在宋伟的设想中,柚香谷的**形态可能更像一家快消品公司,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我们不是一个饮料品牌」。他希望用柚子,尤其是独有的香柚为原料,开发饮料、酒、香氛、调味品、日化用品等各种品类的产品,中国目前还找不出类似逻辑的大公司,他想挑战一下。
快消品是个神奇的行业,永远不缺江湖相争的话题,也永远需要新故事、永远有成就经典的希望。开年以来,宋柚汁的订单依然红火,1月份出货超过220万箱,同比增长133%,销售额破1.2亿元。今年,他们计划走出浙江,去到「八省一市」,相应的上游布局也正悄悄就位。
以下是36氪与柚香谷创始人宋伟在2024春节前的对话,经略微编辑:
01 谈创业:我们不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
36氪:做出宋柚汁之前,你们的**步是种树,消费品牌很少用这么「重」的方式起步,你怎么考虑的?
宋伟:如果我们要做这个,种树就是必须干的事。实际上香柚是唐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今天你在中国已经买不到它了。2015年,我去日本考察了N次,也到马路村(香柚的集中种植地)看过,直觉上,我认为自己碰到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做快消品的总会梦想自己有好的原料,做出差异化的好产品。
说实话,当时计划的1万亩地在哪我都不知道,关于土地流转也一无所知,更不是钱多到用不完,但我的性格就是,如果觉得这个方向**正确,就不顾一切先走起来。
36氪:当时种植有多大规模的投入?
宋伟: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育苗,到2020年的五年时间里,我们没有任何收入,1万亩耗掉将近1.5亿元左右的资金。做完农业的这部分,还有投资鲜果加工、饮料灌装流水线等等,相当于做全产业链。别人可能感觉我们是突然间冒出来的,其实不是。
36氪:长时间看不到收入的情况下,你对这事儿有几成信心?
宋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能不能撑到有收成的那一年,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值得去搏一把,它带给我巨大的希望。
36氪:你从2004年开始有做蜂蜜柚子茶的想法,后来又去日本引入香柚,做出柚香谷,为什么对柚子这么有兴趣?
宋伟:和柚子结缘很偶然,大概2005年,我在超市看到一款韩国的蜂蜜柚子茶,90多块钱一瓶,太贵了其实没多少人买,但我一下就对它有兴趣了。那时候也不知道它的柚子原料是什么,就在国内找,zui终选择了常山胡柚。后来从2007年左右到2013年,一直做蜂蜜柚子茶,价格做到了进口的一半,也非常火爆,但有很多厂家跟着做,用各种各样的柚子,价格也越来越低,很多几乎不要求利润,只为了引流。
这个路越走越窄,2010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压力就很大,zui后下决心把工厂从上海搬到常山去了。尽管这样,还是打不开局面,整个企业都遇到很大瓶颈,那时候蛮痛苦的。
36氪:后来你怎么想到用双柚汁这款产品来破局?
宋伟:去韩国、去日本,看人家的柚子生意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到日本后,才发现柚子竟然能有这么多的产品线,吃的喝的用的100多种SKU,每一款产品风味都很好,市场上也**。那一刻,我有一种「终于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的感觉。
后来深入了解后,知道原来他们所使用的YUZU香柚的原产地是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自唐朝传到日本,今天国内已经几乎没有**植了。刚好我们在常山,知道常山的「胡柚」也很好,就自然而然想着把香柚引回来,跟胡柚结合起来做个产品,也就是后来的「双柚汁」。
36氪:双柚汁走红不久时,市面上就出现大量仿品,你们也因此在2023年7月改名「宋柚汁」,当时短期内的销售受挫吗?消费者可能会对新名字陌生。
宋伟:我自己统计了一下,全国大概有一百多款仿品都叫「双柚汁」或者「三柚汁」,绝大部分都跟我们长得很像,抢市场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价格战,已经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消费者看外观搞不清楚,喝了后又觉得不对,弄得我们也很痛苦,只能下定决心改名。
当时百度搜索「双柚汁」已经有3000多万条的词条,「宋柚汁」则是0。很多朋友、客户有担心。好在从改名起,我们浙江的销量到现在也没跌,还在创新高,说明从市场实践来讲,对我们影响不大,但长远的意义非常重要。
36氪:这件事情里,除了让产品名更具辨识度,你们还探索出建立其他壁垒的方法吗?
宋伟:zui终还是要把产品打造好,消费者喜欢你,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方面我们一直在下功夫,包括提**产效率、降低成本,再长远些,怎么把树种好、把基地建设好,这些都是zui根本的东西。
喝过宋柚汁后再喝其他产品,你一定会感受到差别。这很容易理解,我们用六七年时间才搞出点香柚原料,现在还供不应求,他们怎么会在六七个月内做出来呢?
02 谈延展:宋柚汁是百亿级单品,此时分兵是不理智的
36氪:有了宋柚汁的成功后,你现在会去总结怎么做爆款产品吗?
宋伟:很简单,就是做一款很多人都认可和喜欢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又找不到,那就爆了。香柚给了我们很好的机遇,它有两个特性——一是完全蓝海,香柚五六年内不可能多到卖不掉,有稀缺性;二是香柚加持的产品风味特别好。原料本身很重要。
36氪:柚子是你们目前**一个品类,宋柚汁又是一个超级大单品,在品牌营收规模到了数亿的时候,这种单一化是风险吗?
宋伟:目前我们的原料这么有限,如果认定了宋柚汁是一款百亿级单品,那一定要集中尽可能多的精力和资源,在zui短的时间里把它做到百亿。很多头部饮料品牌已经验证了,一个单品构成的100亿,跟10个单品组成的100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势能。所以现在分兵、做过多产品是不理智的,未来五年我们肯定是集中打透一个单品。
36氪:能否理解为,相比扩充更多产品,先把宋柚汁这款大单品推到更广的区域是你认为更重要的事?
宋伟:在原料有限的情况下,不聚焦一个产品、一个区域,都是失策的。我们现在80%左右的销量还是在浙江,但情况慢慢在发生变化,2024年会尽快把市场扩到「八省一市」,也是考虑到现在原料足以支撑外扩。
36氪:柚香谷在浙江一带的确有很好的上游保障,但种植基地、灌装厂都需要前置几年去投入,你们目前在其他地区有成熟的筹建计划吗?
宋伟:接下来这五年,我们要在全国扩种10万亩香柚,在西南、华中会再复制三个常山,合适的点基本上已经谈好了,有的地方协议也签了。而且我们的育苗是先行的,现在种下去也不用等四五年,大约两年后就有收成,鲜果的初加工厂、灌装厂也会同步布局。
我预想的节奏是,三年内把华中、西南、华东的所有省份都布局到,三年后开始考虑华北、东北、西北。
36氪:这个规划对资金需求很大,现在又不算消费的好年景,你在投融资方面有什么想法吗?
宋伟:我们前期没搞人海战术,利润情况非常好,可以用自有资金慢慢滚。我心里对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是很清楚的,这个前提下我也并不愿意去稀释股权。消费企业的发展越往后,资金越不是问题。
36氪:如果想象一下,你觉得柚香谷zui终的形态是怎样的?中国有什么大的饮料公司可以类比吗?
宋伟:首先要说明,我们不是一家饮料公司,因为将来打算做的品类还蛮多的,冰激凌、糖果、巧克力、调味品、酒类等等,像柚子酒、柚子气泡酒、柚子啤酒、精酿啤酒都可以做,甚至是护手霜、洗手液这样的洗护产品,我们现在也有尝试。
中国现在好像没有一家公司是用一种核心原料去打造一系列产品,并且是跨品类的产品,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我希望挑战一下这个高度。
03 谈渠道:经销商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36氪:你之前是做大卖场渠道的,为什么没有延续之前的经验,从货架做起?
宋伟:首先,「宋柚汁」天然是一款很好的佐餐饮料,因为它清爽、解油、解腻、解辣,柚子本身又有消食、解酒的作用。佐餐饮料当然是从餐饮渠道入手,这是zui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会发现餐饮渠道的饮料还是很少的,因为它封闭性、垄断性强,需要扎扎实实去干很多活。而商超你只要付进场费基本就能进,货架上有上百种饮料,你要么靠广告,要么被淹没。我得承认2020年也没钱做广告,所以选择餐饮渠道是产品属性决定的,也是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6氪:这两年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新品牌在商超、便利店站住脚后,在全国范围内铺流通渠道就更容易。对你们来说,往江浙沪以外的地方去拓展餐渠,可能会有些难度?宋柚汁目前还是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宋伟:「宋柚汁」这款产品,我们是在很难做的一个市场里做起来的。你要知道,常山遍地都是胡柚,以前便宜的时候5毛钱一斤都卖不掉,而一瓶300克的饮料能在这里卖八到十块钱,这个价格差距对当地消费者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但它还是做起来了,而且影响到了周边更多地区,原因就是产品本身的风味和口碑。
我们目前的「成功」路线图,其实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很自信宋柚汁会创造中国饮料行业的一个历史性奇迹,它一定是全国性的,这是我对这款产品的信心。
36氪:现在很多新老本土品牌都在做经销商改革,想要让流通链路的利益划分更合理,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具体问题,你在处理经销商关系上形成什么经验了吗?
宋伟:就像在公司的人事管理上,我一直强调「选择大于培训和教育」,对经销商也是一样,如果市场上有个很优秀的经销商,你却选了比他弱的另一个,那你基本上在这个市场就输了。经销商也是人,各色人等都有,有人在意现在,有人看重未来。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新鲜的事情,也没什么你不知道的事情。
36氪:你们还在做乳酸菌饮料、气泡水,这些产品看起来是为零售渠道定制的,它们表现怎么样?
宋伟:这两款产品与其说是要做市场渠道,不如说我是想让大家知道柚香谷将来还可以干些什么事。现在喜欢这两款的人也蛮多的,我女儿就更喜欢那个乳酸菌。
36氪:对于之后更大范围地进零售渠道,你有节奏上的预期吗?比如什么样的时点意味着可以去做这件事了。
宋伟:当我们判断一个地区的餐饮渠道已经做起来了,像常山很多农家乐一个月都卖掉100多箱的时候,你会发现水果店、烘焙店、流通市场等等,不需要你去找,这些客户会主动找过来,因为谁都需要一款火爆的产品来扩大自己的生意。「宋柚汁」产品本身是全渠道的,像很多婚宴酒席的团购量也很大,现在进很多知名商超,对我们来说更像水到渠成。
36氪:你怎么看营销?听说你们至今没参加过糖酒会这样的行业大展。
宋伟:起初的前两三年确实没做过广告和营销,但不等于永远不做。2024年起,在一些铺货率达标的市场,我们会上广告,想办法让「宋柚汁」的名气比「双柚汁」更大。我对广告的理解和种树一样,要看长线,不去依赖它,不求铺天盖地,但求细水长流。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一定是本身就好的产品,如果空有盛名,会很难持续。
04 谈竞争:我崇拜钟睒睒,但榜样不代表要惧怕
36氪:像农夫山泉这样的大品牌会成为你们的潜在威胁吗?
宋伟:即使它现在面临许多声讨,我也必须说农夫山泉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实际上我也很崇拜钟老板。1997年我从期货转实业,就是模仿他的养生堂,创办了「恒寿堂」公司。
不论从产品销量还是品牌格调上,农夫山泉**是我学习的榜样,但不是说榜样就要惧怕。如果说做橙汁、茶饮料,我可能做不过它,至少在柚子这个领域,我们有先发优势。两家的渠道特性也不一样,只能说我进入农夫山泉的渠道,比它进入我的渠道要容易一些。如果现有的品类、渠道优势在我手里折掉,那只能证明我能力不行了。
36氪:如果有机会跟钟睒睒交流的话,你可能会问他什么?
宋伟:我不太会去问他经营、管理,甚至是品牌打造、产品研发方面的事情。实际上,我更愿意跟他谈谈怎么在市场上打出一种默契,这样zui好了。
36氪:这个「默契」具体是指什么?
宋伟:我们将来有可能会在某个品类上打起来,但我并不怕,因为只要涉及香柚,我有**的优势。你说一个手里有50亿的人和500亿的人,会有根本性差别吗?不会的。
36氪:差十倍也不会有根本差别吗?
宋伟:因为如果做好这件事只需要50亿,你却用了500亿的话,就已经输了。当然,我认为干我们这个事情,不需要砸什么50亿、100亿,太夸张了。
钱这方面,我们若干年内肯定都不能跟人家比,但这不只是钱,它还关系到时间问题、农业管理问题,这些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如果将来发生碰撞,我们会有自己的策略,可能不单单在一个柚子汁上下功夫了,会全线出击的。
36氪:所以在公司经营方面,其实没什么想交流的,大家都已经走过了这条路。
宋伟:我们该学的东西都学了,该碰到的困难也碰到了,甚至不客气地说,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还更坚强、更勇敢。
来源:36氪未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