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招商网:针对此前媒体报道的海底捞白味汤锅“勾兑”事宜,昨天,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华强回应称,海底捞的白味汤锅汤底由正规生产厂家提供的浓缩骨汤进行还原,红汤和其他底料由海底捞自有原料厂制作,生产的方式方法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业内人士透露,“勾兑汤”在连锁餐饮企业很普遍。复旦大学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在接受采访时向我们指出,“勾兑”事实必须明示,并呼吁建立统一的标准,杜绝餐饮企业在“勾兑”时“滥用、乱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董华强表示,事实上海底捞从未以任何方式宣传过骨头汤系现场熬制,且白味汤锅、柠檬水及酸梅汤均按照要求对生产厂家进行索证、索票,对部分重点产品除了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外,海底捞还会重新进行送检。同时,每年海底捞还会对供应商进行分级评估、现场生产工艺考察等,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据介绍,海底捞2004年在成都建立底料加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目前所有门店的红汤锅底以及白汤中锅底配料均由该厂生产提供。海底捞方面还表示,2011年1月开始海底捞在门店吧台准备了相对齐全的菜品材料及资质证件,方便顾客查阅,并统一培训员工在遇到顾客存疑时引导顾客进行查阅,以获得相对全面和详尽的信息。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对我们表示,“勾兑”这个词颠覆了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因此让一部分消费者产生了一些困惑甚至反感,但勾兑并不代表不好,企业应将勾兑过程中添加了哪些成分以及勾兑的工艺告知消费者。
“为什么勾兑、用什么勾兑、怎么勾兑?都必须明示。”厉曙光教授指出,餐饮企业应本着向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对其汤料饮料勾兑的情况均应予以明示。他还呼吁,餐饮行业协会则应尽快制定一个“勾兑”的行业标准,杜绝餐饮企业在“勾兑”时“滥用、乱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