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明从一个小木匠改行,从面条小作坊起步,做出第1家上市的挂面企业——“克明面业”。从一个不产麦子的湖南小县出发,坚持钻研35载,只为做好一碗面,终将简单的事情做出了“不简单”,打造出了中国*强大的高科技挂面王国。
在2008-2018年间,克明面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5%;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24%。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6%。
如愿、高筋、礼品、儿童等多个挂面产品
目前,克明面业拥有5大生产基地、6大挂面系列、600余种挂面产品。能把一碗面条做得如此琳琅满目,背后是这家企业的掌舵者陈克明几十年来驰而不息的创新。
35年只做一件事
三十五年,守一种精神,陈克明被人冠之以“面痴”的称号。
1983年,一场意外导致陈克明失去两根指头,同时也剥夺了他养家糊口的木工手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思变改行,拉着小板车,走村串巷卖起面条。
从拿起擀面棍的那1天起,面条的配方、烘烤的火候、机械的故障……陈克明都自己动手应付;切面刀的改进、面条包装的变革……对每一个问题的**寻找,他钻入其中,经常忘了自己。
通过对刀片的一次次改造,陈克明将面条的损耗立刻下降了5%,还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这是克明面业的第1项专利技术,也标志日后克明面业核心竞争力的养成:不断推陈出新,重视产品研发。
上世纪80年代末,陈克明率先采用50℃-60℃的中高温烘干工艺。如今,这一理念已被国际同行所普遍采用。
陈克明面条的含水量能保持在12.5%以内,低于行业标准的14%,这使产品的保质期至少是一年,大大超过普通厂家的水平。
当时的陈克明还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就是做品牌。“那时候的面条都是用报纸包着,不卫生也不好识别。于是我就改用白纸,还雕了一个章,刻着陈克明面条,盖在上面。”
2012年,“克明面业”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挂面第1股。
目前,克明面业拥有面条工艺、机械、包装等各项专利34项,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实现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先于全国同行业水平。
2017年,陈克明本人历时2年研发出来的大宽波浪挂面,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2017年方便食品创新大奖》。
2018年9月6日,克明面业研发生产的陈克明蔬菜小面和杂粮小面获得2018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创新大奖殊荣。
公司所开发的新产品诸如华夏一面、高添加燕麦面、苦荞面、克明宝贝儿童面等高端产品,迎合国内消费者不同需求,目前产品呈现出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
在陈克明的带领下,挂面产品将朝高颜值、个性化、功能化、小规格方向发展,其生产技术也将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至今,陈克明仍保留一个习惯:只要在家里,早餐和晚上,他都会自己煮上厂里刚刚下线的面,不放任何“佐料”来尝鲜。“要让别人觉得好吃,先要自己吃出味道来。”他的味蕾似乎为面而生,他的嘴能品评出各个生产环节是否有纰漏。
面条大王,是这样痴着炼成的。
经营事业就是经营人生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利他本来就是经商的**”,企业家应该“为社会为世人勇于自我牺牲”、“利润只是受委托临时保管,*终需要献于社会”。这些精彩的论述,与陈克明30多年所感悟的一切,是那么相像!
挂面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利润率也不高,这里面的深浅、甘苦,只有真正在这里面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体味。陈克明经过多年历练,领悟到“如果我一个人做大了,而别的企业都没落了,那一定是兔死狐悲。”目前,湖南省南县这么一个不产小麦的地方,聚集了中国*多的制面企业,成为了中国的“挂面之都”。
对待员工上,陈克明采用一一种人味很浓的管理方式。他说,工厂对职工来说,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家,在和谐的家里,大家能够快乐地把本事都拿出来。这种管理方式符合乡情厂情,很管用。
陈克明感慨,我自己能力有限,只是为别人多考虑了那么一点点,却得到了各方伙伴那么多的回报。我这一辈子也还不清员工、客户、合作伙伴、朋友、邻居甚至竞争对手的债。只能更多的为别人着想,可是越为别人着想,自己得到的回报越多。有企业家朋友说很欣赏我脸上一直保持着和谐而又温馨的微笑,不知是天生还是后天修成的?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去请教83岁依然红光满面的稻盛先生。
他笑一笑说:相由心生,稻盛先生80多年的利他人生实践,一定会告诉我们**!